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走进云南玉溪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走进云南玉溪

来源:光明网2024-05-26 18:46

  5月25日—26日,2024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云南玉溪站在云南省玉溪市举办。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航空无线电模型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主办,云南省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承办,玉溪市江川区教育体育局、云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玉溪销售管理部、北京乐恩嘉业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云南行知探索体育文旅产业有限公司策划运营。

“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走进云南玉溪

  5月26日上午,渔文化广场内人潮涌动,2024年“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云南玉溪站赛事开赛。本次赛事为期两天,共设置两场短距离定向赛,分别在李家山温泉村与渔文化广场进行“体力”与“智力”的“双力”对决;两天的比赛共计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湖南、成都、贵州及云南等省市的300余名高水平运动员及4000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参赛。

“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走进云南玉溪

  “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事是国家体育总局航管中心重点打造的国家级赛事。本次赛事线路融合了玉溪市传统村落与文化特色,将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系统进行有机链接,参赛选手们穿越其中,以全新的“智跑”形式重新认识玉溪、了解玉溪、走近玉溪、爱上玉溪让户外运动爱好者在运动中感受秀美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深度推进玉溪市文体旅融合发展,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体育旅游新体验,让大家跟着赛事去旅行,感受“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走进云南玉溪

  5月25日,李家山温泉村作为2024“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云南玉溪站的首场,精英选手们在传统村落中打卡巡点,感受初夏之际山野之间生机勃勃的绿色景象。翌日,渔文化广场的赛段,选手们又体验了玉溪市的特色文化。

“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走进云南玉溪

  最终,精英男子组由来自天津财经大学的唐建达以29分47秒获得冠军,来自上海队的刘晓明以30分38秒获得亚军、来自云南民族大学的管子杭以32分54秒获得季军。

  精英女子组由来自北京市定向运动协会的郝双燕以30分24秒获得冠军,来自云南民族大学的赵玉秋以33分41秒获得亚军、来自成都体育学院的吴连龙以36分28秒获得季军。

“寻找美丽中华”全国旅游城市定向系列赛走进云南玉溪

  比赛开展同期,2024年玉溪市户外运动嘉年华启动,嘉年华系列赛事以“畅享户外 跟着赛事游玉溪”为主题,采取“统分结合”的方式举办,即统一主题、统一设计包装,分红塔区、江川区、澄江市、通海县、易门县、新平县、元江县等赛区,由各赛区结合本土自然资源优势,开展特色户外运动项目。

  在项目设置方面,采用“1+N+1”方式:“1”为户外运动嘉年华启动仪式,“N”为多场户外运动系列赛事活动,“1”为户外运动嘉年华总结,活动突出创新办赛、灵活办赛、因地制宜的特色,旨在培育玉溪市各县(市、区)特色户外运动项目,助推玉溪市户外运动高质量发展。(悠文)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力抗旱保苗

  • 防汛中的“江河哨兵”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99年获颁“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23位科学家中,目前健在的仅有王希季、孙家栋和周光召3位科学家,而核武器研发领域只有周光召先生。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期间,光召先生以战略科学家的系统思维,强调要站在国家大局来定位和谋划中国科学院。
2024-06-17 10:35
《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2024-06-17 10:34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关键方面在于把握好科学方法。
2024-06-17 10:33
光明日报创刊以来,一直肩负着传递党中央对广大知识分子的殷切期望和热情关怀的职责使命。 第三,光明日报是中央党报,发布的权威信息让党中央放心、老百姓安心、全社会同心、每个人都拥有爱心。
2024-06-17 10:33
病毒受体是指能特异性地与病毒结合并介导其侵入、感染的宿主细胞内物质。野生对照组中,感染病毒的正常小鼠100%死亡,但代谢型谷氨酸受体2被敲除的小鼠感染后却有70%得以存活。
2024-06-17 10:31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2024-06-14 10:01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2024-06-14 09:49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2024-06-14 09:45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2024-06-14 09:38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距离近8100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2024-06-14 09:37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2024-06-13 10:12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2024-06-13 10:11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2024-06-13 09:34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2024-06-14 09:49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24-06-13 09:17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2024-06-13 09:16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2024-06-13 09:14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2024-06-12 09:37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24-06-12 09:37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2024-06-12 09:3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