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台风暴雨来临,如何科学防范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台风暴雨来临,如何科学防范

来源:人民日报2024-07-26 09:51

  当前我国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长江等流域防洪峰、防决堤、排内涝压力不减,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流域有可能发生较重汛情,叠加台风进入活跃期,防汛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面对恶劣天气,如何安全避险?如何科学防范?记者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

  雨中行走

  遵循“三远离”原则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南京市应急管理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孟现勇介绍,遇到暴雨、雷电天气,要遵循“三远离”原则,即远离高大建筑物、远离金属物体、远离水源。如身处室内,应避免使用有线电话,不要触摸金属水管、暖气管道等导电物体。如果被困室外,切记不要站在大树下或空旷地带,也不要在高处逗留,应迅速寻找低矮的混凝土建筑物避险。“尤其要注意不能在电器设施下撑伞,最好不使用金属把的雨伞。”孟现勇说。

  “雨天要特别注意绕开井盖处。”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研究员许冲说,台风期间不建议冒风雨赶路,不要在电线杆、塔吊、广告牌下避雨停留或行走,避免高处物体坠落。此外,“雨衣雨具尽量选择亮色。”

  同时,许冲建议提前将花盆等容易坠落、受损的悬挂物、搁置物、棚、架子等移入室内,检查室内外物品是否牢固,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加固,为他人安全增加一份保障。

  雨中行车

  注意观察有关迹象

  暴雨天气中行车,如何判断路况和预见潜在危险?“首先应观察积水深度,其次在涉水时合理控制汽车,最后,也要掌握逃生方法。”许冲说。

  一般来说,如果积水深度超过轮胎的一半或达到车辆的排气口位置,就存在涉水熄火的风险。

  “注意观察前车,如果前车涉水时出现困难或熄火,后车应立即停车。”许冲介绍,如果能观察到明显的水流或水面有漂浮物,表示当前水流速度较快,比较危险;如果水中出现气泡,意味着下方路面可能已经开裂;路边的树木、电线杆等如果有倾斜或倒塌迹象,表示道路地基可能已被破坏。发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驾驶员都应立即调头或选择其他安全路线离开。

  “一般轿车的涉水深度约为20—30厘米,SUV为30—60厘米。”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研究员聂娟介绍,新能源汽车虽然没有进排气管,但进水会对电子设备造成损坏,因而同样有涉水深度限制,一般不能超过20厘米。

  聂娟介绍,车辆涉水时建议将车速控制在5公里/小时左右,尽量保持发动机处于较高转速,防止水倒灌入排气管。涉水后应轻踩刹车数次,以恢复刹车性能。如果不幸熄火,燃油车应立即关闭点火开关,等待水退后再联系救援,不要反复尝试启动,以免损坏发动机。电动车如发现异常应拔掉充电枪、立即切断高压电源,并联系专业救援人员处理,切勿自行处理,以免发生触电等危险。

  在高速公路上行车,雨势很大、行车视线不足150米时,驾驶员应减速行驶,开启危险警告闪光灯,最好尽快驶入服务区躲避。遇路面积水且深浅难辨时,不可踩刹车,而应握紧方向盘,松开油门,让车辆自行通过积水区。

  万一遇到紧急情况,怎么办?孟现勇介绍,在车中遇到紧急情况,要迅速解开安全带。如果车内进水,应等待车内外水压基本平衡时,开门逃生。如果无法开门,可以使用安全锤破窗逃生。逃生时,应顺着水流方向游动,寻找附近的高处避险。

  洪水过后

  消毒清理莫大意

  洪涝灾害后,各种细菌、霉菌滋生污染水源、食物,传染性疾病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在饮食、饮水等方面切莫大意。”孟现勇说。

  个人防护方面,要勤洗手、勤沐浴。如不慎接触污水,应立即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稀释后清洁,再用清水冲洗。外出时,应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返家后立即更换衣物,如出现皮肤红肿、发痒等症状,及时就医。对被污染的自来水水管或水龙头,要充分清洗消毒。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

  物品处理方面,被污水浸湿的衣物,应使用60摄氏度以上高温水和洗涤剂彻底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消毒。“如家中进水,要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不能存有侥幸心理。”孟现勇介绍,污水浸泡的床垫、地毯、毛绒玩具等,因其难以彻底清洁消毒,建议直接丢弃。

  此外,木质家具应彻底擦干,再用75%酒精或稀释的84消毒液擦拭,金属家具可用2%过氧化氢溶液擦拭消毒,家用电器彻底晾干后再用专业除菌喷雾消毒,在确保完全干燥前不要通电使用。同时,地面和墙壁可用1∶100稀释的含氯消毒剂擦拭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冲洗。“消毒时应注意开窗通风,避免吸入过多刺激性气体。”专家提醒。(刘温馨)

[ 责编:林佳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广西南宁:红红火火迎新春

  • 冬采莲藕 供应春节“菜篮子”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产化“中农科·龙腾”饲料配方工业软件近日在北京发布。饲料研究所研发团队利用长期积累的科研成果,研发出饲料原料加工特性数据库、水产饲料营养数据库和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数据库。
2025-01-13 09:40
业内人士提醒,开窗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经济的方法,通过增加室外的新鲜空气量,将含有甲醛的空气排到室外,可以快速降低室内甲醛浓度。
2025-01-13 09: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智能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随着技术不断成熟与应用场景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正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驱动的方向稳步前进,为全球智能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5-01-13 09:39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为发挥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将加力推进中央预算内投资,条块结合深入实施数字化转型工程,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13 09:21
不只是青年骨干,学术荣誉体系设计了从讲席教授、杰出讲席教授、资深讲席教授到荣誉讲席教授的荣誉晋升和激励机制,让有所成就的科技人才不甘于躺在“功劳簿”上。
2025-01-13 09:13
发布和定期更新全面、准确、透明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是建立统一、规范碳排放核算体系的重要基础。
2025-01-13 09:12
国家癌症中心研究团队通过对全球胃癌流行病学进行系统分析,发现早发性胃癌呈上升趋势,年轻人群的患病风险日益增加。这一疾病模式的转变对全球胃癌防控策略提出了新挑战。
2025-01-10 09:25
9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该校孙友谊教授团队利用胶体化学体积排斥作用,并结合二维片状纳米材料剥离新方法,实现了石墨烯高效宏量制备。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2025-01-10 09:21
2024年,气象部门共建成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和8个国家大气本底站,实现气候关键区全覆盖;累计建成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实现全国乡镇全覆盖,地面站网布局不断优化。
2025-01-10 09:15
天津大学教授胡文平、王雨、吴煌与诺贝尔奖得主詹姆斯·弗雷泽·司徒塔特教授合作撰写的论文《动态超分子扭棱立方体》1月9日在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文章介绍了他们在光电功能的手性阿基米德多面体的构筑上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
2025-01-10 09:14
9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陈春飞携手长江大学教授刘勇胜、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斯蒂芬·福利等科学家,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
2025-01-10 09:13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发展多培养基方法,研究并获得了肺癌细胞可重复的特征挥发性有机物,有望用于肺癌闻诊新技术开发。
2025-01-09 10:19
大模型通常具有高度的通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已经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和语音识别等众多领域大放异彩。
2025-01-09 10:10
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推动下,该局联合各省地勘单位和矿业企业,于全国范围内展开找矿集中攻坚行动,在四川、新疆、青海、江西、内蒙古等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从6%提升至16.5%,排名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
2025-01-09 03:10
《自然》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淡水动物群的灭绝风险,涵盖了2.3万多个物种,发现被研究物种中约24%面临灭绝风险。
2025-01-09 09:59
随着数字技术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文化传承与创新迎来了新机遇。
2025-01-09 02:05
过去一年,怀柔科学城进入“运行为主”新阶段。2025年,怀柔科学城将持续做好“科学、科学家、科学城”三篇文章,加速形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效应,“十三五”时期布局的29个设施平台将全部试运行。
2025-01-08 09:43
屈膝、下蹲、从托盘上稳稳夹起6公斤的物料箱平举至胸前,倒退、转身、小步走向左后侧的无人物流车拖车旁,精准对位,低头、屈膝、弯腰,将物料箱放在拖车上,然后转身回到托盘前,继续搬运……
2025-01-08 09:36
基础设施是城市的骨骼,是城市安全与发展的“生命线”。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韧性城市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2025-01-08 09:35
天寒地冻的小寒时节,攀西大裂谷却是另一番景象。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苏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阳光灿烂,中午的气温超过20摄氏度。
2025-01-08 09:31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