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为推动创新成果发布交流打造“新引擎”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为推动创新成果发布交流打造“新引擎”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4-07-30 04:55

  作者:刘晓(浙江工业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

  在科研的广阔天地中,每一位研究者都渴望最先触摸到知识前沿,做揭示未知奥秘的先行者。然而,传统的学术出版流程往往烦琐漫长,导致最新研究成果难以及时分享。而预印本平台作为一个便捷的学术交流空间,以开放、共享、快捷的特征,塑造了数字时代学术交流与传播新方式,有利于加快知识传播、扩大学术影响,日益成为科研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

  预印本平台助力学术交流与科研创新

  近年来,学界对前沿学术交流的需求不断提升,随着我国数字基建持续完善,一些研究机构和学术平台开始探索建设科研高端交流平台。其中,以哲学社会科学预印本平台(PSSXiv)、中国心理学预印本平台(PsyChinaXiv)等为代表的一批平台上线,不仅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高质量的科技信息,更致力于推动学术成果高效率传播,提供更高附加值的知识服务。

  预印本平台的建设,其意义至少有如下几点。

  首先,提升了学术交流效率,扩大了科研成果影响力。预印本平台的出现,极大提升了学术交流的速度与广度。传统的学术出版流程,从投稿、审核、录用到发表,往往需要3至12个月甚至更长,不仅延误了科研成果发布时效性,还无形中增加了作者失去首发权的风险。而通过预印本平台,论文往往提交3至7个工作日后即可在线发表,极大缩短了编审流程与时间。同时,预印本平台的高开放性和高访问量,直接提升了科研论文影响力。如中国心理学预印本平台(PsyChinaXiv)自2018年运营以来,总发文量为1158篇,总下载量约190万次,成为心理学领域知识传播和共享的新阵地。

  其次,提高了论文的可见性,提升了学术成果传播度。通过搜索引擎优化元数据、分析工具和拓展素材链接等手段,合作者、研究资助者和公众相较以往能更加便捷地发现、获取、学习预印本平台上的相关论文,不仅为读者进一步理解和利用论文内容提供了重要抓手,也为作者带来更多学术机会。同时,平台提供的在线交流与讨论功能,能够促进学者之间的即时互动与思想碰撞,激发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有助于学者对自身研究进行必要调整与完善。

  最后,有效避免了科研重复与资源浪费。从国际上来看,研究者发布预印本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通过尽快发布成果,成为相关研究领域“第一人”。而通过提前公开研究成果,能够让本领域科研人员了解相关学者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的工作,通过数据分析和挖掘,平台能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研究建议,指引他们及时调整、纠正自己的研究方向,避免与已有研究重复,从而节省研究时间、物资和人力成本。同时,预印本的开放获取特性,便于全球范围的科研同行免费获取研究信息,促进了国际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有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科研成本。

  以高端学术共享平台支撑中国特色学术新高地

  当前,我国预印本平台的发展尚处于探索阶段,其受重视程度和认可度不高,还未形成浓厚的预印本学术交流氛围。与国际主流平台相比,也存在质量控制、版权保护、学术规范等方面问题,功能性和影响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持续推动我国高端学术共享平台建设,各方需从预印本平台建设规范、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改革学术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发力。

  学术预印本的发表和应用,急需一套正式的行为规范。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统一的预印本平台建设标准与规范,明确平台的功能定位、技术要求、管理流程和版权归属等问题。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维护学术交流的公正性和严肃性。政府应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学术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预印本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等工作,并为高端学术共享平台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形成多样化投入机制。与此同时,预印本平台可以积极寻求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捐赠,以用于保障平台的运营和发展。

  预印本平台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高校、科研机构、学术组织和期刊等多方支持。因此各方应形成共同的合作目标和学术共识,通过内容共享、联合推广等深度合作方式,建立互利共赢机制,并辅以严格的审核机制、知识产权保护等保障措施,从而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学术交流和传播。高校和科研机构可将最新研究成果首先发布在预印本平台,供学者快速访问与交流。平台可与相关领域学术期刊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线上或线下学术研讨会、讲座等活动,推动期刊多从预印本平台挑选优质论文。与此同时,预印本平台应在确保学术质量的前提下,为合作主体提供便捷服务,以吸引更多机构和个人使用。

  预印本平台建设需要学术评价机制改革助力。传统的学术评价体系往往过于依赖单一的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而预印本平台的兴起,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更多样化的评价指标和方式。例如,论文引用次数、下载量、讨论热度等都可以作为评价学术水平的重要参考。这将推动学术评价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期刊影响因子等单一指标,而是全面兼顾论文创新性、实用性、社会影响力、同行认可度等。当然,鉴于发表的还是研究者初期成果,在学术规范上存在一定风险,预印本平台还需要传统学术期刊及同行评议的支持。高校、学术期刊、科研机构、学术组织等主体应向平台提供学术意见支持,帮助平台提升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

  《光明日报》(2024年07月30日 14版)

[ 责编:张璐琢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消防奥运会”在哈尔滨市举行

  • 白露时节秋收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通过三代核电自主化,中国正实现对国际最高水平的赶超,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4-09-06 08:50
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司长彭立峰给出一组亮眼数据:过去5年,我国科技型企业贷款的年均增速是20%,是贷款平均增速的近2倍。
2024-09-06 08:48
作为离地球较近且环境最相似的星球,火星一直是人类走出地月系统开展深空探测的首选目标。
2024-09-06 08:46
基于此成果,华大目前已联合香港理工大学,成立香港理工大学—华大·全球深海资源基因组学和合成生物学联合研究中心,实施进一步研发和产业化。
2024-09-06 08:45
5日,在国家林草局举办的国家公园和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成效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林草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司司长张利明介绍,我国已基本构建国家公园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
2024-09-06 07:20
回音壁印章设计者、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研发工程师焦朋告诉记者,回音壁存在特殊声学现象,可以让声音形成回声。
2024-09-06 08:47
有两组数据最能直观展现云南的丰饶:以仅占全国4%的国土面积,保育了48.01%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56.27%的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在南北间距不过900公里的土地上,拥有7种气候类型,囊括了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以外所有的生态系统类型。
2024-09-06 07:20
近几年,人工智能在许多行业都有应用,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2024-09-05 05:30
经过近3千米的行驶,我们来到了这座小山的山顶,这里距离海面约750米,地貌以岩石为主,可以看到海星、海胆、珊瑚和海葵等。
2024-09-05 08:29
冰箱在使用过程中的减碳,不仅来自冰箱自身运转过程中的节能,还来自冰箱保冷、保鲜技术提升而减少的食物浪费。
2024-09-05 08:26
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易于推广种植。如:小麦抗旱、耐冷,水稻耐涝、耐热、耐移栽,玉米耐热、耐瘠薄、抗旱、光能利用率高,谷子、高粱和燕麦耐盐碱、耐瘠薄、抗旱、光合作用能力强。
2024-09-05 08:25
近期,中国地震局与国家成都超算中心、清华大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全球第一个亿级参数的地震波大模型。
2024-09-05 08:23
打造了多种高科技气象服务产品。
2024-09-05 05:20
随着“山河号”盾构机刀盘缓缓启动,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开始盾构掘进,我国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开启穿越黄河之旅。
2024-09-05 08:23
科学研究,不仅是对未知的探索,更要体现对现实的关怀,其落脚点应当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024-09-05 08:28
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奔腾不息的雅鲁藏布江,见证了对口援藏30年来雪域高原的沧桑巨变。
2024-09-04 10:02
围绕“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大会发布了北斗规模应用操作系统、大众北斗1米精准定位服务等系列成果,央地携手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先行先试。
2024-09-04 09:16
身高1.68米、全身自由度超过50个、搭载robotGPT云端大脑的达闼人形机器人XR4,已经在7月初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开启了预售,一台价格39.9万元起。
2024-09-04 09:15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三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4-09-04 09:13
中国石油3日发布的信息显示,我国最大油气田——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累计生产油气当量历史性突破10亿吨。这是长庆油田继2020年建成6000万吨级特大油气田之后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
2024-09-04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