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迄今最佳全球海底地图绘就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迄今最佳全球海底地图绘就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4-12-20 09:44

  深海丘陵是海底最常见的结构,但也是最难观测的。这些平缓起伏的丘陵比深海平原高不了几百米,它们排成一排,形成平行山脊。在声呐绘制的海洋地图中,人们瞥见了它们,但用其他方式就看不到了。

  现在,研究人员在迄今最详细的全球海底地图上发现了20多万座这样的丘陵,该地图是用地表水和海洋地形(SWOT)卫星的雷达数据绘制的。这颗耗资12亿美元的卫星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法国国家航天局研发,于两年前发射,可以高精度测量海洋深度。

  通过分析水在重力作用下堆积于海底不同结构上方的微妙方式,SWOT卫星不仅发现了深海丘陵,还揭开了数千个更高的海底山脉和其他结构的面纱。这张地图有助于人们研究板块构造和洋流,并帮助潜艇兵避免危险。相关论文12月12日发表于《科学》。

  “这太神奇了。”论文通讯作者、美国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的海洋地球物理学家Yao Yu说。

  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海岸与海洋测绘中心主任Larry Mayer说,利用声呐绘制的地图目前只呈现了25%的海底,还有很多地方尚待探索。他表示,SWOT卫星数据满足了一个主要需求,“是巨大的飞跃”。

  与传统高度计发射雷达脉冲并用卫星上的传感器测量反射不同,SWOT卫星用两个5米长的吊杆末端的天线捕捉反射,它们的尺寸和间距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测绘。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SWOT项目科学家Lee-Lueng Fu说,尽管有人怀疑吊杆能否很好地排列以避免误差,但SWOT卫星自发射以来一直表现完美,“未来几年将有突破性的成果”。

  其实,SWOT卫星的主要目标不是绘制海底地图,而是测量陆地上的水流和海洋中的漩涡。但在漩涡产生的海面大型凸起和凹陷中,较小的波动反映了以前看不见的海底结构。

  2023年,Yu和其他人利用现有的高度计卫星,绘制了被称为海山的较大海底结构,使已知海山的数量增加了近一倍,达到4万多座。现在,SWOT卫星将数据再翻一番,因为它发现了一些仅450米高、直径4公里的海山。

  这些海山已被证明可以承载深海水回流到海表面,这是洋流“传送带”中输送热量、营养物质和二氧化碳的关键机制。Yu还希望,SWOT卫星数据能够揭示海山如何产生小型漩涡,将表面流混合在一起,并在今年困住了世界上最大的冰山A23a。

  新地图还揭示了偏远地区板块构造的巨大力量。在加拿大北极岛屿之间的浅水区,它捕捉到由古裂谷作用形成的丘陵和山谷交替的独特模式。在南极洲附近的威德尔海,它显示了南美洲、非洲和南极洲3个板块交界处的人字形结构。Mayer说:“SWOT卫星将精确定位那些真正存在异常和怪事的地方。”

  这张新地图显示,深海丘陵覆盖了约70%的海底。关于深海丘陵的信息可用来改善板块历史重建研究。Yu希望,对深海丘陵结构的全球观察能够使该领域重新焕发生机。

  全球海底地图将变得更好。研究人员正针对声呐和卫星数据重叠的地方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然后使用模型从比较中学到的知识提高SWOT卫星读数的分辨率。(王方)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走进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现场体验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新质生产力推动县域经济绿色发展体现在环境保护上,体现在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上。
2025-04-28 09:27
体重管理已成为当下我国公共卫生的重要议题。为此,各地应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鼓励医院开展体重管理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推动全民参与、人人受益的体重管理良好局面形成。
2025-04-28 09:26
4月25日,中国科协印发《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组织推选2025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全国性学术团体推选院士候选人工作。
2025-04-27 09:36
4月23日,在上海张江,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将中法天文卫星正式交付给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投入使用。
2025-04-27 09:35
从“东方红一号”到神舟二十号,55年间,中国航天书写了从地球走向浩瀚宇宙的壮丽诗篇。
2025-04-27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