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挑战破译RNA生命“天书”,全球高校迎战ASC25超算大赛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挑战破译RNA生命“天书”,全球高校迎战ASC25超算大赛

来源:光明网2025-02-21 11:19

  2025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竞赛(ASC25)已经进入预赛阶段,通过预赛的队伍将参加5月10日-14日在青海大学举行的总决赛。来自全球各地的300多支高校队伍正在挑战一道多流程应用优化难题——RNA甲基化修饰位点检测,他们将优化RNA分子上一种特殊的化学修饰(5-甲基胞嘧啶)的位点检测的计算流程和性能,确保每个环节都能正确运行并输出准确结果。

  在生物体内,RNA主要有三种类型:信使RNA(mRNA)、转运RNA(tRNA)和核糖体RNA(rRNA),它们各自承担着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如果把DNA比作一本存储生命密码的百科全书,那么mRNA就是从这本巨著中提炼出的“精华速读版”,虽然这本书的容量可能还不及DNA的1%,但是人类依然难以完全读懂。而mRNA修饰就像是这本“精华”上的注释和标记,能够指导细胞高效翻译信息、合成蛋白质,以及执行生命活动过程。精准调控mRNA修饰对于肿瘤的发生和免疫治疗,以及新药物靶点发现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挑战破译RNA生命“天书”,全球高校迎战ASC25超算大赛

  诺贝尔奖前沿探索:mRNA的“标记”如何改写生命逻辑?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卡塔琳·考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韦斯曼(Drew Weissman),以表彰他们在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开创性发现。他们的研究发现,当mRNA中包含特定的碱基修饰时(如假尿苷、5-甲基胞嘧啶等),可以显著降低mRNA的免疫原性,从而避免引发严重的炎症反应。这一发现解决了mRNA疫苗开发中的关键难题,极大地推动了mRNA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在包括mRNA在内的各类RNA分子上鉴定出超过170种不同类型的修饰,这些修饰通过影响RNA转录、剪接、出核、稳定性和翻译等加工代谢过程,决定RNA分子的命运,进而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进程。因此,如何高效、准确地识别修饰位点,进而探究其作用机制及生物学功能,对于理解生命活动的基本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计算技术的引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用超算破解生物密码:交叉学科的硬核挑战

  ASC25的RNA甲基化修饰位点检测赛题与这一研究密切相关,聚焦mRNA上一种名为“5-甲基胞嘧啶”(m5C)的修饰,希望对其位点进行高效和准确地识别定位。m5C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且检测假阳性率高,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的痛点。

  这是ASC竞赛组委会首次将流程化应用纳入赛题范畴,参赛者需要详细研究m5C检测分析流程,从样本数据中准确定位m5C修饰位点,降低误报率并最大化提升流程运行效率。赛题涉及多个工具软件的优化,整体的复杂性有很大提升,每一步骤都应紧密结合生物学意义,确保能够清晰反映生物学的核心逻辑和目标,避免为了追求速度或效率而跳过关键步骤。此外,每个工具软件的输入输出格式不完全一致,参赛者需要解决不同工作语言环境和不同脚本的协同优化问题,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高代码的执行效率。

挑战破译RNA生命“天书”,全球高校迎战ASC25超算大赛

  RNA甲基化修饰位点检测赛题专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研究员刘肇祺表示,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命科学研究已经进入一个需要依赖计算数据驱动的全新阶段。大学生通过ASC竞赛可以深入了解生物科学与计算科学的交叉领域,并运用超级计算机的强大能力,解决真实的生物学问题,推动科研创新。希望每位参赛者不仅要展现技术实力,更应通过竞赛为未来科研开拓新视野,最终让算法真正服务于科学发现。

挑战破译RNA生命“天书”,全球高校迎战ASC25超算大赛

  ASC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 Student Supercomputer Challenge)由中国发起组织,并得到亚洲及欧美相关专家和机构支持,旨在通过大赛平台推动各国及地区间超算青年人才交流和培养,提升超算应用水平和研发能力,发挥超算的科技驱动力,促进科技与产业创新。ASC超算大赛迄今已举行至第十二届,吸引来自全球六大洲上万名大学生报名参赛,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大学生超算竞赛。(鸣耒)

[ 责编:张佳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储农资 修农机 保春耕

  • 早春时节田间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