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早发现、早治疗 “硬核检验”助力肿瘤防治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早发现、早治疗 “硬核检验”助力肿瘤防治

来源:光明网2022-04-20 18:32

  2020年我国新发癌症病例约为457万例,居全球第一,这意味着每分钟就会有8人确诊癌症。[1]

  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一方面跟寿命增长有关系,另外一方面也与疾病发现较晚有极大关系。近年来的数据表明,有将近一半的癌症是可以避免的。其中,早筛就是降低癌症发病率和因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教授曾公开介绍,癌症筛查最主要的意义在于及时发现早期癌症甚至是癌前病变,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概率。[2]

  早筛,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以肺癌早筛为例,从最早的X线、痰细胞学等方法,到如今的低剂量螺旋CT、PET/CT,早筛准确率随检查手段迭代得以更好提升。

  然而,大型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且对检查检验人员要求极高,需要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并非所有医院都具备癌症早筛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第三方医疗机构的平安健康(检测)中心通过引进先进的影像设备,整合权威专家资源,利用尖端科技设备助力精准筛查,在实现区域医疗资源共享的初心下,惠及万千百姓。

  聚焦科技力,尖端设备让检查更安心

  2021年,60岁的王凤霞(化名)查出CA125逐渐升高。CA12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卵巢癌血清标志物,升高意味着有患卵巢癌的风险。

  为进一步了解疾病分型,王凤霞到平安健康(检测)中心进行PET/CT检查。

  PET/CT是一种集PET(功能代谢显像)和CT(解剖结构显像) 两种先进影像技术于一身的新型影像设备。其兼具传统CT检查密度分别率高、定位准确和传统PET在『代谢异常』阶段就能发现病灶的优势。[3]

  在肿瘤治疗领域,PET/CT可以早期诊断及鉴别恶性肿瘤或病变、进行精确的肿瘤临床分期,还有助于指导或调整临床治疗方案。[3]因此,这一堪称癌症诊断利器的新技术,是全球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估以及预后的重要选择之一。

  为王凤霞检查的合肥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放射科医师分析,FDG-PET/CT在卵巢癌的初筛和盆腔良恶性肿物中鉴别作用的准确度高达92.1%,这显著高于盆腔B超的83.0%,也高于CT或者磁共振。此外,关注到王凤霞绝经病史和血浆CA125升高的临床表现,诊断特异度还能相应提高。

  因此,经PET/CT诊断,该医师给出了卵巢癌(源于左侧卵巢可能性大)并上述部位多发转移瘤的诊断结论。

  根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妇科主任医师居杏珠医生的介绍,75%的卵巢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晚期,在经过规范治疗后,五年生存率仅在40%左右。但Ⅰ期患者经过规范性治疗以后五年生存可以达到90%以上,Ⅱ期患者病灶局限在盆腔,规范性手术后再进行针对性化疗,患者五年生存率可以达到50%-70%。[4]

  准确的检查结果,对王凤霞后期治疗能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越早诊断,其生存率越高。

  拿到报告结论后,王凤霞立即前往医院住院治疗,最终手术病理证实,其罹患卵巢癌。因为发现及时,且后续持续做好疾病诊断监测,王凤霞治疗效果良好。

  王凤霞的经历,只是平安健康(检测)中心诸多案例中的一个缩影。

  为了给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诊断服务,平安健康(检测)中心还引进了高端精密影像设备PET/MR、高场强磁共振、超高端能谱CT、磁控胶囊胃镜、高端超声、超高端数字乳腺机等先进设备,来满足患者多方位早诊早筛的需求。

  解码报告,专家解读让治疗更精准

  当前,随着精密专业检查检验设备的迭代,医院检查检验科的职能也正在发生变化。

  2022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管理办法》第二十条提出,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开设检查检验门诊。

  如今,看检查报告不再是临床医生的专利,专业检查检验医生的介入,才能给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服务。

  2021年,来自辽宁省的张先生(化名)因为右胸部疼痛,咳嗽数日辗转于当地医院就诊。根据血液检验报告、影像检查报告及病理检查报告,其被诊断为肺癌。

  但是,地方医院很难做更详细的肿瘤分期诊断。为此,张先生于2020年6月来到平安健康(检测)中心进行PET/CT检查。

  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核医学科主任及医生对张先生进行检前问诊,详细了解张先生的现病史和既往史,并针对张先生情况制定PET/CT影像检查计划。

  据沈阳平安健康(检测)中心核医学科医生李想介绍,张先生首次诊断结果为右肺中心型肺癌伴阻塞性改变,右肺门、纵隔双侧、腹膜后及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右侧胸膜多发转移瘤,右侧少量胸腔积液。

  根据准确的诊断结果,张先生在治疗半年后,为进行肿瘤疗效评估及再分期,于2020年12月再次来到平安健康(检测)中心进行PET/CT影像检查。

  结果显示,张先生右肺门肿瘤明显缩小,FDG代谢明显降低,考虑治疗后肿瘤活性明显抑制,右肺门、纵隔双侧、左锁骨上及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及右胸膜转移瘤明显缩小、减少,FDG代谢明显降低,考虑治疗后肿瘤活性大部分受抑制,右侧胸腔积液吸收。

早发现、早治疗 “硬核检验”助力肿瘤防治

图片来源:平安健康(检测)中心

  在精准诊断下,张先生临床治疗方案得以进一步调整。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强化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到2030年,实现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5]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更是明确,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将不低于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不低于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6]

  毫无疑问,癌症早筛、早诊已成必然趋势。在检查结果互认等配套政策下,第三方医疗机构将承担更重要的作用。而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以筛查、诊断、监测、预后和随访为核心的全疾病周期管理服务模式,也将不断反哺和加速第三方医学检测检验的发展,助力健康中国2030的目标早日实现。(李晨)

  参考资料:

  [1]《年度巨献:神刊CA发布最新癌症数据:全球1000万人死于癌症,中国占比超3成》 ,生物世界,https://mp.weixin.qq.com/s/kI2FmOqnDd1vRiIi8nr2iw

  [2]《早筛早诊是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的关键》,中国医药导报2021年4月第18卷第12期

  [3]PET/CT,科普中国,https://baike.baidu.com/item/PET/CT/2452393#reference-[3]-135918-wrap

  [4]卵巢癌Ⅱ期五年存活率,有来医生,https://www.youlai.cn/video/article/EEAF2CPqtn.html

  [5]《“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http://www.nhc.gov.cn/guihuaxxs/s3586s/201610/21d120c917284007ad9c7aa8e9634bb4.shtml

  [6]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http://www.gov.cn/xinwen/2019-07/15/content_5409694.htm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解放军驻澳门部队举行第十九次军营开放活动

  • 新疆为保护世界级非遗《玛纳斯》的立法正式实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