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华为首部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上线 光影描摹烟火人间
首页> 科技频道> 公司焦点 > 正文

华为首部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上线 光影描摹烟火人间

来源:光明网2025-01-23 15:45

  随着蛇年新春的脚步渐行渐近,团圆成为中国人最质朴而浪漫的期盼。1月21日,华为首部新春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全网上线,影片全程使用华为Mate 70系列手机拍摄,以春运为背景,讲述了一段关于爱、家与团圆的故事。

华为首部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上线 光影描摹烟火人间

  主人公张湾是一名运输从业者,他原本打算在异地与儿子张圆一起过年,不愿空车返乡。正当年货、饺子已准备就绪时,因儿子的一句“不知道妈妈今天有没有吃饺子”而踏上返乡路。这句话,触动了张湾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他深知,对于孩子来说,家的温暖和父母的陪伴是无可替代的。

  镜头对准市井烟火、平凡人生

  无论我们身在何方,一到春节,就总是想到家庭团圆,就总是想到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想到大家庭聚在一起的温暖和力量。饺子的味道,就是团圆的味道。“回家过年”,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承载着中华民族最朴素也最普世的共同情愫。

华为首部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上线 光影描摹烟火人间

  “年岁更替”,是时序历法为春节确立的意义;“阖家团圆”,是烟火人间为春节赋予的深情。《圆圆的饺子》以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画面,深情演绎了一段春节团圆的感人故事。

  千门万户曈曈日,家家团圆各不同。这部影片没有拘泥于宏大叙事,而是将镜头对准市井烟火、平凡人生,释放出静水流深、润物无声的审美能量,让观众收获难以忘怀的感动。在普通人琐细的生活中,往往蕴含着许多看似微不足道却充满深意的情感力量。

华为首部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上线 光影描摹烟火人间

  在《圆圆的饺子》中,主人公因为儿子的一句话而千里返乡,最终在12点准时,为正在收费站加班的张圆妈妈送上新年饺子。这一刻,不仅仅是饺子的传递,更是爱的传递,是家的温暖,是团圆的喜悦。为了生活,我们走过很多路,最期盼的那条还是回家的路。

  手机也能拍出电影质感的大片

  影像纪实,是对自然之美与情感捕捉的深刻致敬。《圆圆的饺子》这部影片的成功,得益于华为Mate 70系列手机的强大影像系统,让普通用户也能轻松拍出具有专业电影质感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圆圆的饺子》幕后花絮随正片一同上线,展现了华为Mate 70系列全面升级的视频拍摄能力。

  在《圆圆的饺子》中,华为Mate 70系列的红枫原色影像技术得到淋漓尽致地展现。父子俩在集市上采买春联、福字时,镜头中的红色元素被精准捕捉,真正实现了所拍即所见。色彩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让用户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就能确信所记录下的正是自己亲眼所见、心中所感的那一份纯粹与美好。

华为首部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上线 光影描摹烟火人间

  AI电影质感引擎也为短片增色不少。父子俩在海边聊天的温馨场景、煮饺子的欢乐时光,AI电影质感引擎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画面细节的智能优化,使得画面更加真实丰富,层次感和立体感显著增强,让影片的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在暗光环境下,华为Mate 70系列的拍摄能力同样卓越。夜晚车内孩子的面部特写、父子俩修车的紧张时刻,以及妈妈看着父子俩送的饺子的感动瞬间,都在暗光中被完美捕捉。

华为首部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上线 光影描摹烟火人间

  视频防抖是华为Mate 70系列的一大亮点。影片中,父子俩在船舱奔跑的画面,就得益于AIS视频防抖技术,让用户在拍摄运动场景时,不再担心画面抖动问题。据悉,AIS防抖在传统的防抖算法中融合了AI算法,通过AI算法对镜头运动进行估计,得到了更加平滑和准确的位姿,从而实现更好的视频稳像效果。

  主题、情感与创新技术的完美融合

  作为华为推出的首部贺岁片,《圆圆的饺子》以真挚的情感、细腻的叙事和出色的影像质量,赢得观众的广泛好评。可以说,这部影片是主题、情感与创新技术的完美融合。

华为首部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上线 光影描摹烟火人间

  影片的故事情节紧凑有序,情节转折自然流畅,人物形象鲜明立体。影片洞悉了中国人的质朴情感,让漂泊在外的游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每个家庭的团圆,构成了国家的团结;每个家庭的幸福,构成了国家的力量。春节文化作为一个共同的纽带,不仅把相互熟悉的家人联系在一起,更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华为Mate 70系列手机的卓越拍摄能力,在《圆圆的饺子》中得到了充分展现。相较于传统摄影机,手机形态更加灵活小巧,可以随时随地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影片中,华为Mate 70系列手机凭借其出色的影像能力和便携性,记录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场景。

华为首部贺岁影片《圆圆的饺子》上线 光影描摹烟火人间

  观众可以看到水下拍摄、车内、船内、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狭小空间的画面,华为Mate 70实现了上天入地的轻巧拍摄,用手机也能拍摄出电影质感的大片,为影视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金言)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福建莆田仙游:推动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升级转型

  • 霞光满天“扮靓”南京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脂肪肝、血压偏高、空腹血糖异常……一些以往更多与中老年相关的健康问题,正悄然在不少年轻人身上显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方面,我们开发了DeepDR系统,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生解读眼底片子。
2025-08-15 09:54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只对特定病毒有效,因此,拥有一种作用广泛的治疗方法将极具价值。对于耐药性问题,Bogunovic认为,只要这种抗病毒药物包含一系列针对病毒不同生命周期的干扰素触发蛋白,病毒就不太可能对其产生耐药性。
2025-08-15 09:53
经过多年持续攻坚,数字领域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据测算,2024年,上市数据企业平均研发投入较“十三五”末增长79%,产业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2025-08-15 09:45
我国又一个超千亿立方米的大型深层整装页岩气田诞生。
2025-08-15 09:42
随着电动交通、低空经济、消费电子、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人们对高能量、长续航可充放电池的需求日益迫切。
2025-08-15 09:40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19007项,其中1—7月新批准发布国家标准物质549项,同比增长56%。
2025-08-14 10:29
一项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的研究,首次成功建立了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因果关系。
2025-08-14 10:28
中国的黄牛育种终于有了自主、低成本的检测芯片!”
2025-08-14 10:27
提到全球变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二氧化碳、甲烷乃至氟利昂等能够加剧大气温室效应的温室气体。很多人不知道,大气中还存在一类可以抑制气候变暖的物质。而人类扩张农田等行为,可能在客观上导致大气中“降温物质”减少,进而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2025-08-14 10:24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和管理机制。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安全作为底线要求、把普惠作为价值追求,积极融入“人工智能+”行动,鼓励和促进人工智能气象应用服务创新发展,前瞻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挑战。
2025-08-14 03: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