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广西东兰农村电网: 换上“科技芯” 越来越“聪明”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广西东兰农村电网: 换上“科技芯” 越来越“聪明”

来源:科技日报2021-11-24 10:0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森林养吧”栽培的食用菌品质高、销路好;深山里养鸡不怕冻,有保暖设备呵护好;家门口的车间器械轰鸣,仿佛在歌唱老区群众的新生活……如今,广西东兰革命老区人民正昂首阔步迈向新生活。

  得益于南方电网公司的倾情帮扶,如今在东兰县农村地区,不仅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从“照明电”到“动力电”的变化,电网还越来越“聪明”,转向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东兰着力打造现代化农村电网标杆,加快推进东兰电网智能化升级。这为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劲动能。

食用菌产业助力东兰老区百姓脱贫致富。

南方电网广西河池东兰供电局员工上门服务保障东兰县乌鸡养殖场可靠用电。

南方电网广西河池东兰供电局工作人员上门了解食用菌产业用电需求,做好服务保障。

南方电网广西河池东兰供电局工作人员上门服务,保障生产车间用电无忧。

东兰农村电网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新技术运用,有效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本版图文及数据来源: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

  电力赋能产业兴

  入冬以来,食用菌产业进入销售旺季。在广西东兰县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区,一座座标准化大棚、研发实验室、系列产品深加工车间坐落在大石山旁,工人们每天忙着采摘新鲜的黄金菇、鹿茸菇、秀珍菇等食用菌,整理装袋、外运销售,供不应求。标准化栽培大棚里,一排排鹿茸菇长势喜人。“系统自动调节温度、湿度、通风、光照,打造原始森林一般的环境。”食用菌基地负责人黄文越介绍。

  “不靠天不靠地,食用菌发展靠电力、靠科技。”黄文越说,南方电网公司为东兰县食用菌产业提供专线保电,24小时不间断可靠供电,支撑智能调控系统等高科技技术应用,该基地目前已建设成为广西较大的食用菌研发中心,年产鲜菇超过4800吨。“我们最近又增加投入兴建新厂,继续做好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黄文越信心满满。

  作为东兰县对口帮扶单位,南方电网公司发挥行业优势,加大对东兰电网的投资建设力度。2013年以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精准规划东兰电网,累计完成东兰电网投资12.31亿元,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东兰电网,全面消除了东兰农村地区低电压、重过载、用电“卡脖子”等问题。

  特别是,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全面落实南方电网公司智能化建设要求,在东兰着力打造现代化农村电网标杆,加快推进东兰配电网智能化升级,实现设备状态实时感知、精准控制及快速响应,为配电网可观可测可控提供支撑,筑牢了数字化转型基础。

  故障隔离时间从2.4小时缩减至1分钟

  在东兰农村地区,不仅电网建设难,电网运维同样不易。肩挑手扛把电杆“种”进石头缝里,还只是开始,设备运维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难以估算。

  “很多设备建在山旮旯,山高路远维护难。”南方电网广西河池东兰供电局长乐供电所副经理廖家浩介绍说,东兰农村地区山高、域广、路险,供电设施分散安装在山里,通讯信号差。一旦发生故障,供电人员需要翻山越岭查找,耗时耗力。

  这也是广西不少农村山区面临的问题。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以东兰县为试点,针对偏远地区线路维护难题,对配电自动化技术进行攻关,着力在东兰打造现代化农村电网标杆,加快推进东兰配电网智能化升级。

  2019年起,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东兰农村地区标准化开展68条线路149台配电自动化开关调试、安装、验收、试验,探索形成适用于农村地区配电自动化管理和技术套路,同步开发中低压台区监控分析应用系统。

  配电自动化实现全覆盖,相匹配的技术和管理同步升级,使东兰电网运维难度极大降低。项目投运2年来,东兰电网故障平均停电时间从5小时/次大幅下降至2.5小时/次,故障隔离时间从2.4小时/次大幅下降至1分钟/次,大幅缩短用户停电时间,人员投入、车辆投入减少约50%。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还依托大数据平台,开发中低压台区监控分析应用系统,探索建立智能运维、抢修管理模式,实现由被动应对向主动运维转变。自2020年系统运行以来,通过让“数据多跑路”,台区由人工半年一巡转变为系统一日一巡,运维巡检人员投入下降66%。特别是利用系统预警功能实现超前预判,智能台区故障发生率从37.6%下降至2.5%。

  智能改造花小钱办大事

  海量数据是算法的基础,是电网更敏锐感知客户的前提。但传统台区不具备多样性数据采集功能,如何对台区改造升级?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东兰农村地区原有台区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台区智能化转型路径,通过先行先试,在东兰县探索开展101个第一代智能台区改造,扩展数据采集广度和深度向终端用户延伸,实现低压用户从采集单一表码向电压、电流、相别等多项运维参数采集转变。

  “现在已经升级到3.0版本了。”南方电网广西河池东兰供电局党委书记韦建军说,南方电网智能配电V3.0标准推出后,融合第一代成果开展132个第二代智能台区改造,从台架到低压用户信息全采集实现领跑南网五省。

  韦建军介绍,南方电网广西河池东兰供电局结合实际,对症下药,以效益最优化的方案,对设备进行智能化升级改造,提高运维效率及成本。“比如,有5户偏远用电户,我们通过采用低压调压器很好地解决了长距离供电导致的低电压问题,比常规基建项目节约135万元,实现‘花小钱,办大事’。”

  针对大石山区地形复杂信号覆盖存在盲区的问题,南方电网广西河池东兰供电局还研究应用中压载波通信方式,实现配网通信覆盖率提升,配电自动化终端在线率由53%提升至99%,取得良好成效。

  配电网规划实现可视化

  农村地区的配电网规划及建设工作量大、覆盖面广、耗时耗力,如何用先进的配网管理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全面落实南方电网公司要求,瞄准核心业务开展数字化转型,在东兰电网规划工作上率先应用广西配电网可视化规划系统,支撑规划数字化。

  数据显示,在东兰县“十四五”智能配电网规划中,要缩短90%以上规划收资时间、减少50%人员投入、规划效率提升70%,问题分析准确性提升90%以上,投资效益大大优化。

  广西配电网可视化规划系统目前已在全区推广,实现了规划收资自动化、分析可视化、业务流程标准化。

  不仅规划更高效,配网建设管理也更科学。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基建项目管理等系统应用基础上,全面推行基建“1+9”全过程管控系统,加强项目全过程管控,保障农网建设高质量。单个项目结算提审时间由45天缩短至20天、审核定稿时间由20天缩短至8天,实现项目结算、转固效率显著提高。

  电网企业的辛勤付出,换来东兰群众的用电舒心。“一到冬天,我们这里的群众喜欢用电炉打火锅,电压稳稳的,很放心。”花香乡坡索村党支部书记覃松荣说,近3年来,家里没怎么停过电,家家户户冬天都用上了电暖器和电火锅。

  对于在隘洞镇龙平村可俄屯牛洞坡养殖三乌鸡的韦升用、韦升屯两兄弟来说,坚强的电网让他们在深山里养鸡信心更足:“山里气温低,冬天养鸡要是保暖不到位,会导致小鸡大批量冻死,好在我们山沟里也有放心电通到门口。”兄弟俩现有养鸡场超过1700平方米,靠养鸡年收入约30万元。

  不止东兰,在全区各地,南方电网公司正倾情服务乡村振兴,大力建设“小康电”、提供“舒心电”、注入“致富电”。

  今年以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把县乡供电置于重点战略位置,编制服务乡村振兴专项方案,全年计划投资119亿元建设现代化农村电网,谋划实施一批区域性或跨区域性重大电网建设项目,一批支持脱贫地区电网建设项目和电气化提升项目,一批支持国家和自治区40个乡村振兴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农网项目等“三个一批”服务乡村振兴电网建设项目,充分满足易地搬迁后续农村产业发展和服务乡村振兴用电需求,让乡村振兴发展因电走得更快、更稳、更好。

  下一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将加快完成年度农网巩固提升建设任务,加快现代化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做好农村农业用电需求动态排查,促进农村电力普遍服务提升,全面满足乡村振兴电力需求。(陈钦荣 陆冬琦 马华斌 罗洋)

[ 责编:涂子怡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冰天雪地迎新年

  • 深圳年味渐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闸门开合,水涨船高。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
2025-01-02 09:33
波澜壮阔的海洋中,更多宝藏正待发掘,深海油气资源就是其中的宝藏之一。深海区域有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如今已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主要接替区。
2025-01-02 09:31
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产生和需要存储的数据量呈爆炸式增长。传统的存储方式,如硬盘、磁带等,正面临存储容量有限、维护成本高以及存储设备寿命短等诸多限制。
2025-01-02 09:30
长期以来,科学界普遍认为这两种记忆在大脑中可以协同工作。然而,当两种记忆产生冲突时会发生什么?
2025-01-02 09:29
量子计算正加速发展!2024年12月上旬,谷歌公司推出其最新量子芯片Willow。几天之后,我国科研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发布了“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
2025-01-02 09:2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2024-12-30 03:50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024-12-30 03:50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2024-12-30 03:50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