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看!这群定义元宇宙内容的人
首页> 科技频道> 人工智能 > 正文

看!这群定义元宇宙内容的人

来源:光明网2022-08-09 12:13

  “元宇宙是以区块链为核心的Web3.0数字生态”,Web3.0代表了技术发展方向的未来,元宇宙代表了应用场景和生活方式的未来,在这场关乎未来的角逐中,谁能抢跑一个身位,谁就有可能赢得未来。

  而在构建元宇宙未来世界上,技术和内容是两大核心基础设施。其中,技术的升级常常是可视的、炫酷的、科技的,内容的迭代往往更隐蔽、更缓慢,但也更持久,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7月31日,中文在线举办“首届全球元宇宙征文大赛”线上评审会,宣告了“第一批元宇宙小说”的诞生。这意味着,一群中文世界里最有想象力的故事讲述者和故事收集者,深度参与到了下一代互联网内容的开发和建设中来,并试图对“什么是元宇宙内容”做完整解读。

  “国内最大的元宇宙内容平台之一”

  站在今天,对于内容公司来讲,把握元宇宙浪潮、参与内容生态变革几乎已成为行业共识。

  但在2021年11月,中文在线宣布将举办“首届全球元宇宙征文大赛”, 并开出“百万奖金”、“千万奖池”时,并非所有人都能看懂这一举措。

  而对于熟悉这家老牌数字内容巨头行事风格的人来说,这并不意外。遥想22年前,中文在线正是乘着第一代互联网风口,开创了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并在15年后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中成为“中国数字出版第一股”。

  对于拥抱划时代的革命性科技,中文在线有着本能的兴趣和底气。早在2021年中,中文在线就把“发展元宇宙”视作整个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拿着旧地图,永远找不到新大陆,中文在线要做第一个走向元宇宙新大陆的内容公司——这或许正是其举办这场元宇宙主题大赛的初衷。

  经过近8个月的征集、评审,大赛共收集到超过11000份投稿作品,其中,6部作品入围“元宇宙奖”,20部小说分别斩获“奇想奖”和“开元奖”。

  如今,中文在线已经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元宇宙内容储备和创作平台之一,这也让中文在线成功走在元宇宙内容探索的前列。

  据了解,目前已经有多家出版社、影视合作方在与中文在线接洽,商讨大赛作品的出版、影视改编等IP合作,IP衍生前景广阔。“各位为元宇宙创作出的那些奇思妙想,中文在线和无数人将会一点一点努力去将它实现。”评审会上,中文在线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说。

  “‘《三体》后时代’出现突破性作品的时间不远了”

  “国内最大元宇宙内容平台”,其中的“最大”不仅仅指的是规模,还包括质量和高度。

  什么样的小说,才是高质量的元宇宙小说?假如某部作品中描写了一个AI机器人,没有经过大量数据输入便拥有极高智慧;又或者一个独立机构,由于掌握了区块链技术便掌握了巨额财富,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因为者违背了AI必须经过大量数据喂养才能变聪明的逻辑,后者则直接挑战了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立身之本。

  在举办征文大赛的过程中,中文在线为元宇宙内容制定了一套全新标准,并指出:元宇宙的内容创作,一定要有扎实的科学原理作支撑。以科幻赛区为例,其投稿要求特别提到了“涉及元宇宙硬件设备(沉浸舱等人体工学装置)和软件技术(区块链、虚拟现实等)”。这源于中文在线对元宇宙内容与技术的理解——创作元宇宙故事,最基础的是理解元宇宙爆发的本质及其三大核心技术制度:通讯技术(基础设施);VR/AR、AI技术(智能与交互);区块链技术(经济系统)。仅仅模仿上一个时代的赛博朋克或经典文学小说,无法真正释放元宇宙之于内容的开创性价值。

  清晰而明确的标准,催生了一篇篇陌生而张力十足、宏大超前的元宇宙作品。科幻赛区作品《铁镜》从网络游戏切入,把现实与游戏世界写得生动充满质感,结构层层嵌套,结尾出人意料;《卞和与玉》把悬疑和科幻结合,立意站上哲学高度,有强烈人文关怀;《面孔》从时下流行的整形话题入手,结尾大反转,对人性和科技的表达充满力量感。文学赛区作品《永生世界》深度解读诸多未来科技元素,描绘出一幅人类理想国的未来高科技时代;《我是剑仙》从个体出发,打破个体视野局限,关照描写人类共同关切;《最终序列》着笔前卫深刻,对技术掌控驾轻就熟,展现现实生活外的多种可能。

  这批元宇宙小说,不但激发了网文题材的创新活力,也让中国网文水准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大赛评委董仁威表示:“大赛不少作品一点不亚于一些金奖银奖作品,‘《三体》后时代’的中国科幻界,正在元宇宙题材上杀出一条血路,离突破性作品出现的时间不远了 。”

  业内人士表示,正如30年前《雪崩》是那个时代真实科技与想象力糅合的产物,今天这群懂技术、会讲故事的年轻人是创造元宇宙内容的新生力。他们或许会写出中国的《雪崩》。

  走进现实,反哺产业

  纵观全球内容发展史,优秀的故事和内容,通常都具备在现实中促进产业发展的意义。

  因此,“内容反哺技术落地”,也成了这批元宇宙优质小说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赛总决赛评委沈阳看来,一个新技术发展初期,需要文学的想象力,让它可知可感。“优秀元宇宙文学作品的涌现,对于促进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完善元宇宙全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

  著名科幻作家、大赛评委韩松认为,这批作品对元宇宙技术、人物、伦理等都有深入研究,它们对中国的、东方的、世界的、当代的、未来的元宇宙描述,都非常的惊艳,作品呈现出来的元宇宙世界的无穷可能性,对科幻产业、文学艺术,对社会发展以及世界变革,都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影响。

  本次大赛的很多获奖作品,“将现实问题投放到元宇宙的思想实验室中”,引发了人们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著名科幻作家、大赛评委何夕对“奇想奖”获奖作品《世界簇漫游指南》的评价是,小说以严谨的技术逻辑与设想,构造出一个与现实有着紧密联系的平行世界,但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把现实的问题,放在元宇宙的思想实验室中不断冲击、不断摩擦,从而引发出了新的社会关系,给人带来脑震荡级别的思维冲击。“与其说这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司法在元宇宙领域的实践。”

  此外,这批小说还为元宇宙的场景落地提供了参考和启发。“奇想奖”获奖作品《卞和与玉》,就是一部被评委定义为“具备现实中元宇宙产业开发和启发意义”的作品,未来事务管理局局长、大赛评委姬少亭对其评价道:“这部小说,以物理算法锚定虚拟世界,以数学的确定性赋予虚拟世界的物品以价值的大胆设想,给予了现实中元宇宙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价值的启示。”。

  源于产业,反哺产业。这是任何一个新时代内容拓荒的终极闭环。

 

  「结语」

  一座全球最大的内容平台,一群年轻新兴潜力无限的内容创作者,一群资深的作家编辑,一个始终保持进化的内容科技平台。他们共同拓荒这座全球最大的元宇宙内容新大陆,他们用丰富的元宇宙知识储备和想象力为元宇宙内容赋予新活力,将中国的科幻文学、网络文学推升到新高度,同时让元宇宙故事走进现实,加速元宇宙精准落地。

  他们是定义元宇宙内容的人。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所言,大赛的价值和意义在于“首届”和“首创”,它在中国文学史和中国网络发展史上,具有先导、示范、引领意义。

  “我们可以自豪且自信地说,大家正在创造历史,一种会被后人记载和重复的历史。这就是:我们开始书写‘元宇宙文学’的崭新一页。”(记者 战钊)

[ 责编:姜楠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访问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