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让强军梦“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几张“同框照”解读空军的奋飞航迹
首页> 科技频道> 头版 > 正文

让强军梦“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几张“同框照”解读空军的奋飞航迹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2022-08-25 09:24

  新华社长春8月24日电题:让强军梦“飞入寻常百姓家”——从几张“同框照”解读空军的奋飞航迹

  新华社记者刘济美、高玉娇

  8月26日至30日,2022年度空军航空开放活动暨长春航空展将在吉林长春举办。24日,在长春举办的空军新闻发布会上,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用几张“同框照”展示了新时代人民空军的奋飞航迹,让强军梦“飞入寻常百姓家”。

  运油-20和歼-20、歼-16三机同框 展示大国重器壮美航迹

  新闻发布会上,空军首次公布了运油-20和歼-20、歼-16三机同框照。申进科介绍,空军歼-20、运-20和运油-20等“20系列”战机将在航空开放活动中集中亮相。

  据发言人介绍,运油-20作为中国新一代空中加油装备,与歼-20、歼-16、歼-10C等多型战机,多次开展海上方向空中加油训练。运油-20将在航空开放活动中首次向社会公众展示。

  这届航空开放活动中,空军第一支列装运-20的部队,将展示多个运-20单机飞行动作。

  空军第一支列装歼-20的作战部队——“王海大队”所在航空兵部队,将展示歼-20单机和双机飞行动作。

  大国重器“20系列”的壮美航迹,见证了空军综合作战能力的不断跃升。

  米格-15和歼-20“同框”油画 接续传承胜战基因

  新闻发布会上,申进科展示了一幅米格-15和歼-20“同框”的油画。穿越时空的“交汇”,是强国强军的期待和胜战基因的传承。

  抗美援朝战场上,20多岁的王海,带领年轻的飞行大队与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激战80余次,击落击伤敌机29架,被誉为“英雄的王海大队”。“空中拼刺刀”精神,就源于“王海大队”所在航空兵部队。

  当年驾驶米格-15战斗机击落击伤9架敌机的王海上将,生前听说“王海大队”飞上了歼-20战机非常高兴,他勉励新时代空军飞行员“好好飞,建功蓝天,保卫祖国”。

  申进科表示,新时代的人民空军,已经飞上了国产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但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打出国威军威的米格-15战斗机。“人民空军飞行员飞上越来越好的战斗机,能更好地担负起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的神圣使命!”申进科说。

  红色“歼-20” 赤诚中国心

  空军是战略性军种,建设强大空军是党和人民的不懈追求。

  新闻发布会上,申进科展示了北京军迷寄来的红色“歼-20”纸飞机。申进科表示,回顾人民空军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从初创时期,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建立东北老航校,创造马拉飞机、酒精代替汽油、直上高教机等一个又一个奇迹;到抗美援朝战场上建立“米格走廊”,取得击落击伤敌机425架的辉煌战绩;再到新时代,飞了过去没有飞过的航线,到了过去没有到过的区域。空军每一步发展,都与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息息相关。

  申进科说,看到军迷寄来的红色“歼-20”纸飞机,想到一句话:红色是最鲜亮的底色。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

  感恩人民,回报人民,是人民空军的价值追求。申进科表示,空军官兵一定牢记使命重托,立起大国空军的样子,扛起备战打仗的担子,用忠诚和生命守护祖国空天安宁,守护人民幸福生活。(参与采写:时旭琛)

[ 责编:战钊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

  • 三支侵华日军细菌战部队成员信息文件公开展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显示,鸟类、哺乳类甚至龟类的大脑在过去3.2亿年里,经历了一场精彩的大脑神经元演化历程,走出了截然不同但又殊途同归的智慧发展之路。
2025-05-15 1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联手中外学者创新研发出储能密度较高的新型纳米复合薄膜储能器件,其储能密度可达215.8焦/立方厘米,刷新介电储能密度国际最高纪录。
2025-05-15 10:03
宇宙的命运与其天体命运息息相关,而其中恒星的最终“寿命”一直是人类探索的重要命题。
2025-05-15 10:02
周天军表示,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全球变暖下区域季风的演变规律,更凸显了古气候研究在气候变化预测中的独特价值。通过开展古今对比研究,丰富的古记录数据所揭示的历史变化事实,将会成为我们有效应对未来的重要参照物。
2025-05-15 10:01
种业振兴行动实施以来,我国农作物长期战略保存种质资源已超过58万份,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作物遗传基因密码,犹如“天书”亟待破解。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发起、腾讯参与支持的作物种质资源“天书计划”正式启动。
2025-05-15 04:1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为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提出了更高要求。
2025-05-14 17:50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刘岗团队发展了“漂浮策略”和“维度定制”相结合的新策略,如同给二氧化钛穿上了“水上行走鞋”,赋予了材料可漂浮于中性水溶液表面的特性,为塑料转化提供了极具竞争力的替代方案。
2025-05-14 09:44
通过将筛选出的诗词逐一标注,提取时间、地点、诗人身份、情境语义等信息,研究团队逐步建立起一个横跨1400年的“长江江豚诗词数据库”,并确定724首提及长江江豚的作品。
2025-05-14 09:43
在全球变暖的气候背景下,未来全球雪旱发生频率将成倍增加,其中暖雪旱将成为主导类型。
2025-05-14 09:41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和西南大学的科学家找到了柑橘黄龙病的抗性基因,“柑橘癌症”有了破解方法。
2025-05-14 09:39
除了嫦娥六号带回的月球样品,其拍摄的着陆区高清图像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着陆点的地质细节和土壤来源。在这项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嫦娥六号降落相机序列图像、全景相机近景立体图像等数据,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着陆区地形数据集。
2025-05-14 09:36
近日,多奈单抗注射液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开出全国首方,引发广泛关注。
2025-05-13 09:55
这场堪称检验船舶前期设计建造工程的“期中考”,将进一步验证大型邮轮在设计、工艺、生产准备、总装建造等阶段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
2025-05-13 09:28
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逐年递增,目前全国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8.67亿吨,可收集量为7.33亿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8.3%。
2025-05-13 09:26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会同相关部门统筹推动全国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和发展。
2025-05-13 09:25
东北大学数字钢铁全国重点实验室,是致力于我国钢铁行业“由大到强”的科技“领跑者”。
2025-05-13 09:23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5月11日21时27分,长征六号甲(又名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2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025-05-12 10:15
人们常说,人类对火星表面的了解甚至超过对地球海底的认知。研究团队收集了约4.4万次深海潜航的数据,包括载人深潜器、遥控及自主潜水器的作业记录,并据此绘制了一张潜航活动分布图。
2025-05-12 10:12
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能够自主进行天体生物学研究的系统——AstroAgents,用于研究宇宙生命学科的起源。
2025-05-12 10:10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发展在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面临着安全风险等一系列问题。
2025-05-12 10:0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