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瞄准前沿 孜孜追光——记航天科工二院劳模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瞄准前沿 孜孜追光——记航天科工二院劳模

来源:光明网2023-04-14 17:33

  薛主任时常步履匆匆,他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深夜的实验室总是亮着一盏灯,只见一个小伙子,正在全神贯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一张面带微笑的年轻的面庞,让35岁的薛主任看上去仍像一个大男孩,他说起话来温文尔雅,做起事来彬彬有礼。

  薛主任2016年北大博士毕业后来到203所工作,七年时间里快速成长,在203所光荣加入了共产党。目前是航天科工203所重点实验室主任,先后获得了空天防御重大贡献奖,航天贡献奖、科工集团青年先锋、二院劳模等荣誉。

瞄准前沿 孜孜追光——记航天科工二院劳模

  孜孜追光,多次攻克重大关键技术

  薛主任一直从事原子钟技术研究,深耕量子精密测量领域,持续实现科研突破。他专业能力强,行业发展判断准确,带领科研团队攻关原子钟核心关键技术,研制了CPT原子钟原理样机、钙原子束光钟原理样机,搭建了镱单离子光钟的研究平台。

  目前国际单位制“秒”的定义,还没有修改到光频跃迁上,原因之一是缺少可连续运行的守时型光钟。薛主任瞄准国际尚未解决的光频原子钟守时难题,结合守时能力提升的需求,确定了钙原子束光钟的研究方向。几年下来实现了系统闭环,环内锁定稳定度指标优化到国内先进水平,并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将关键技术向仪器设备转化,牵引203所光学量子频标研究水平达到国防工业最前沿。

  挑战前沿,屡次遭遇挫折推倒重来

  因为长期稳定度的指标要求,原子钟的研究非常劳神耗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实验室的冷板凳上,不停地进行调试。给出一个可以信服的万秒稳定度指标,需要连续测试15万秒以上,即两天时间。如果指标达不到要求,经过参数调整后继续测试,就是又一个15万秒,就这样循环往复,直至达到符合要求的指标。

  薛主任常说,我们就是要泡在实验室里,不停地做实验,历经无数次至暗时刻,才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科研就像是爬山,爬过一座山峰,又掉到谷里,再爬上去,再掉到谷里,这样不断的迭代。只有量的积累,才能发生质的变化。

  往往是设想好了方案,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就会出现各种奇怪的问题,但这种时候薛主任都会选择再坚持一下,再多尝试一次。在一次实验中,他发现超稳激光的锁定总是受到一个单频干扰,在逐一排查各个控制器的电源、放大器、锁定电路甚至更换了设备后,还是没有得到解决。随着试验的推进,他发现了原子炉温控制器高低温不同,噪声出现的频率和时长不同这一关联现象,最终定位到是控制器交流加热时对供电线路的干扰带来了锁定的噪声,终于解决这一难题。另一次如此复杂的排查,则是定位到了系统供电初始接线板的其中一个插孔电位不正确问题。类似的难题一个一个解决,试验才得以继续进行,解决问题的喜悦也充斥于心。薛主任并不害怕试验中出现问题,这是科学研究的必然规律,与问题相伴的则是每一次解决问题后的进步。

瞄准前沿 孜孜追光——记航天科工二院劳模

  以项目为牵引,带一支精干高效的科研队伍

  室主任是领头羊,需要带领全室的同志齐心协力,拼搏奋斗。薛主任心系研究室发展,带领团队在科研立项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从国家多渠道争取科研任务。“科研项目的立项花费了薛主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期间经常看到薛主任两点一线的工作状态,不是在本单位整理材料,就是在外单位项目汇报。”项目组成员申博士介绍道。从国防科技发展的技术难点,到用户的关键需求,这些重大科研任务的完成,也带动了203所量子技术的发展。

  薛主任常说:“工作怎么干都能交差,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去做,如果设定的目标是一百分,可能达到八九十分的结果,但是如果一开始设定的目标是八十分,最终只能达到六七十分。每一次微小差距的积累,可能会带来长期的质变。”虽然平时温文尔雅,但对待工作他却绝不含糊,严格要求。

  “我们的报告,薛主任会逐字逐句地进行修改,甚至会挑出错别字、标点符号。”申博士说道。也正是这样的高标准严要求,重点实验室连续两年获得所先进集体。

  杨博士永远忘不了那一幕,在技术攻关最艰难的阶段,是薛主任带领她加班调试,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白天薛主任有大量的事务性工作需要处理,只能下班后做实验。当杨博士将自己遇到的科研困难告诉薛主任以后,薛主任立马投入了攻关,凭借着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参与加快新型电路的研制验证工作。“有薛主任在,我就心里踏实,有底气。”

  薛主任会通过日常的观察和试验间隙的谈话,了解每个人员擅长的专业及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在项目争取过程中,薛主任会结合每个人的专业特点,主动给大家担当项目负责人的机会,在技术攻关、项目整体进度把控等方面进行锻炼,帮助青年快速成长。通过项目牵引和科研培养,6个年轻人逐渐具备了独立科研的能力。

  目前,重点实验室人员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95%以上,博士占比超过70%。“把研究室的专业技术做得更深,专业方向拓得更广,支撑203所发展,提升国防工业的科研能力,是我们发展的目标。”薛主任笃定地说道。

瞄准前沿 孜孜追光——记航天科工二院劳模

  做一个被大家需要的好人

  由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工作,薛主任陪伴家人的时间很少。他有个两岁多的女儿,由于每天早出晚归,常常见不到面。薛主任为了多些与女儿的陪伴,便尽量每周抽出两天时间,驱车20公里赶在女儿睡觉前到家,陪她玩一会儿,待其入睡后,再回到单位处理未完成的工作直到深夜才休息。

  “跬步千里,小流江海”是薛主任的座右铭,从小的志向就是做一个对国家有所贡献的人,他也总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认为人这一辈子应当有所建树,有可圈可点的工作成果,做出可实际应用的产品,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做出点事情,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科研需要好心态和毅力,经过7年的磨砺,薛主任对科研的理解更为深刻:积极思考、乐观地拥抱不确定性、享受探索未知的过程。(吴巍)

[ 责编:蔡琳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在上海考察

  •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人形机器人是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高级载体。
2025-04-29 09:14
基本建成国家语言文字大数据中心,初步建成国家关键语料库和国家战略语言资源信息库。
2025-04-29 09:13
“让学生在自然中领悟生命科学的魅力,在实践中锤炼强农兴农的本领。”
2025-04-28 16:42
雨水浸入土壤,导致土壤中的氧气骤减,蚯蚓爬出地面吸取新鲜空气;大雨过后枯枝落叶、微生物等有机物增加,也为蚯蚓提供了更多觅食机会  这几天,南方多地降雨。蚯蚓因无专门的呼吸器官,其呼吸依赖皮肤与土壤孔隙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雨水浸入土壤后往往会占据大部分孔隙,导致土壤缝隙里的氧气骤减。
2025-04-28 10:08
2011年初,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周何乐子参与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项目研发。周何乐子和年轻的团队成员没有因此退缩,历经5年攻关,最终攻克了塑料及其复合材料数字化成形的一系列关键智能技术。
2025-04-28 10:02
早上7点,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黄松准时踏进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目前,黄汝怡在上海海洋大学攻读蛇类学博士学位,“现在连她导师的办公室都成了她的‘养殖场’”。
2025-04-28 10:01
4月的鼎湖山,清晨还带着寒意,黄忠良已经走进了林子。1956年6月30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前身)在广东肇庆建立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是中国首个自然保护区,也是唯一隶属中国科学院的保护区。
2025-04-28 10:01
160年前,欧洲生物学家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研究豌豆的花色、果荚颜色等七大性状的遗传变异,发现了遗传学三大基本规律中的两个——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
2025-04-28 09:3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