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推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首页> 科技频道> 综合新闻 > 正文

推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加快发展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3-03-20 07:40

  【新闻随笔】

  作者:张再杰(贵州财经大学西部绿色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的数字中国建设目标,明确在“2522”整体框架布局下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平台经济、数字技术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任务。

  中西部地区具有土地、绿电资源丰富,气温较东部低,数据与算力中心成本较低等优势,应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抢抓新机、加快发展。但总体来看,中西部地区数字产业基础还相对薄弱,产业链条尚未真正形成,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小;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数字技术应用和创新水平相对滞后,发展要素支撑能力不足特别是高层次数字人才严重缺乏。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加快夯实数字基础设施。中西部地区要紧紧抓住数据这个核心生产要素和算力这个核心生产力,以“东数西算”为牵引,适度超前布局数据中心、算力网、5G等新一代数字基础设施,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面向东部地区开展跨区域算力输出,协同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区域开展算力资源联动,探索开展“西部算力网络枢纽+东部算力资源需求”数字经济发展合作模式。做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规划,避免无效投资、产能过剩等不良现象。根据数字基建不同领域实施不同发展策略,由政府主导5G基站、轨道交通、能源互联网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数字基建,对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新能源充电桩以及部分大数据中心等涉及高新技术和专门领域的数字基建,则要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推动专业化发展。

  推动数字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中西部地区要把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目标,大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围绕核心关键技术龙头企业来形成关联产业上下游,加速数字技术的应用推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同时,把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作为重点,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为主线,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挖掘传统优势产业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巨大潜力,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此外,还应在推动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上突破,推进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

  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制度创新。一是利用好数据资源,着力完善数据资源汇聚、共享、开放、交易等相关规范和标准,在数据开放共享、数据安全保护等领域实现突破;二是利用好数据平台,以数据制度创新引领规则创新,在国家数据基础制度上先行先试,在数据产权制度、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数据要素治理制度等方面创新机制、路径、模式;三是利用好数字经济政策,积极开展数字经济创新政策试点,建立公开、包容、透明的数字经济政策制定落实机制,为数字经济规范有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基于中西部地区数字人才缺乏这一基本现实,培育并举,着力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实施数字人才集聚行动,聚焦国内外重点院校、面向数字经济发展重点产业链,探索实施“揭榜挂帅”等引进形式,大力引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0日 10版)

[ 责编:田媛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欢乐庆“六一”

  • 中国女排取得世界女排联赛"开门红"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对小麦繁种田,要登记品种、面积、农户,确保种子质量安全,坚决防止不合格种子流入市场,给秋播小麦生产造成安全隐患。
2023-06-01 10:34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新时代中国儿童应该是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儿童。希望同学们立志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而读书,不负家长期望,不负党和人民期待
2023-06-01 10:16
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工作31日启动,本次增选名额共79名。其中,数学物理学部13名,化学部12名,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14名,地学部12名,信息技术科学部9名,技术科学部13名,特别推荐领域6名。
2023-06-01 10:15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5所设计研制的对接机构,为航天员进入空间站搭建了一条安全可靠的“太空廊桥”。
2023-06-01 09:52
2023年3月13日12时0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2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新华社发(中科院供图)  遥感卫星在生态环境治理、基本农田保护、森林防火抢险、地震救灾等方面“大显身手”。
2023-06-01 09:50
题:透视科普“网红”现象:教授、院士纷纷“破圈”,吸引百万粉丝……科普“网红”李永乐表示,应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增强科普工作者的职业荣誉感,激励更多青年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事业。
2023-05-31 16:34
这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首艘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任务,也是空间站三舱在“T”字构型下实施的首次径向交会对接任务。相较于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实施的径向交会对接任务,此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交会对接有着不一样的难度——
2023-05-31 10:43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2023-05-31 10:36
2023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专场发布会30日举行。“夸父一号”卫星在轨获得国际一流太阳硬X射线图像等系列成果、通用视觉大模型SegGPT、30微米厚度柔性可折叠玻璃、钠离子电池、新一代人造太阳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
2023-05-31 10:35
近年来,我国锚定科技强国建设和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与协同性,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23-05-31 10:34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
2023-05-31 10:28
对话》杂志报道称,地震气枪产生的声音会导致附近动物永久性听力丧失、组织损伤甚至死亡。海军声呐的使用还与加勒比海、欧洲和东亚的几种鲸鱼大规模搁浅有关。
2023-05-30 10:24
通过产业化运作,培育或支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上市种业企业,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为国家种业振兴贡献力量。
2023-05-30 10:23
在29日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第三极环境与地球系统科学”论坛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6年来,科考队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取得了十大重要进展。
2023-05-30 10:18
2023中关村论坛上,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新突破集中亮相,城市超级算力中心、自动驾驶等方面的阶段性成果受到各方高度关注。
2023-05-30 10:14
要规范科技类校外培训,严格竞赛活动管理,统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实施家庭科学教育,开展科学教育研究。
2023-05-30 10:12
记者29日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
2023-05-29 19:41
最初,研究人员考虑了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免疫细胞的可能,即免疫细胞通过释放引起炎症的分子作出反应。
2023-05-29 10:17
云手机通过在云端虚拟出手机操作系统,将本地的存储、计算、渲染全部迁移到云上,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应用均运行在云端,以实现硬件与性能的解耦。科技日报记者从北京移动了解到,相比实体手机,中国移动云手机有4个方面的提升。
2023-05-29 10:16
1985年,我硕士研究生毕业,被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工作。经过4年不懈努力,2003年,我主持研发的我国首台深海浅层岩芯取样钻机问世,中国人终于用自己的深海钻机,在太平洋洋底打出了第一个孔。
2023-05-29 10:0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