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海信南非生产基地成立11周年 惠及当地得到南非政府赞誉
首页> 科技频道> 家电 > 正文

海信南非生产基地成立11周年 惠及当地得到南非政府赞誉

来源:光明网2024-07-11 14:38

  当地时间7月3日,海信南非生产基地成立11周年之际,正式下线第445万台电视和第290 万冰箱。中国驻南非开普敦总领事尤文泽,金砖国家特使阿尼尔·苏克拉尔,西开普省文化厅厅长盖瑞·瑞曼,前南非贸工部部长埃布拉欣姆·帕特尔、海信集团董事长贾少谦以及当地中资企业代表和媒体一同出席庆祝活动,共同见证中国企业在南非取得的成就。

海信南非生产基地成立11周年 惠及当地得到南非政府赞誉

  海信自1996年进入南非市场以来,一直坚持全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战略。2013年,中非发展基金与海信集团共同投资建设了海信南非家电产业园,成为南非40年来中资企业投资额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工厂,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代表项目。经过11年的发展,海信南非年产电视量达100万台,冰箱产量达50万台,产品不仅服务于南非消费者,还辐射至莫桑比克、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等十余个非洲国家。2022年,海信南非工业园生产的冰箱首次出口,至欧洲市场,极大地提升了南非制造的国际形象和自信心。

  中国驻南非开普敦总领事尤文泽在致辞中表示,海信南非工业园区是中南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和两国人民友好的重要成果,也是中非互利合作及共同发展的成功典范,该项目不仅为南非创造大量就业,还带动了地区产业链的发展。

  出席庆典的南非政要、官员及慈善组织代表等,分别在致辞中称赞海信南非工厂对南非经济、制造业、就业及社会公益事业等作出了重要贡献。前南非贸工部部长易卜拉欣·帕特尔表示,11年前他亲临现场为海信南非工厂成立剪彩,见证了海信进入南非这一历史时刻。金砖国家特使阿尼尔·苏克拉尔表示,海信南非工厂是推动南中经贸合作发展壮大的典范之一。

  海信集团贾少谦董事长表示,南非是海信走向全球市场的第一站,目前海信的全球化征程不断加速。2023年,海信营收已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海外收入858亿元,占比近43%。海信在全球设有26个研发中心,34个生产基地,业务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信电视从“others”一跃成为全球第二,海信100寸电视和激光电视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在南非,海信始终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融入并反哺当地社会。目前,海信南非综合产业园为当地创造了1000多个直接就业机会和5000多个间接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就业和上下游产业链的完善,助力南非的再工业化进程。

  “更大的非洲和更大的责任。”贾少谦表示,中南关系进入黄金时代,海信会不断践行“带着南非制造走向世界”的梦想,加大投资力度,积极打造中非产能合作先行先试示范区,持续推动南非当地产业升级、工业人才结构优化,带动南非社会和经济稳健增长,继续陪伴一代又一代南非乃至非洲用户的成长,助力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进一步走向非洲乃至世界舞台的中央,推动中南合作收获更多“黄金果实”。(刘鹏)

注:此文属于光明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观看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

  • 习近平听取西藏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为什么鼓励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具体如何操作?
2025-08-21 09:51
一项近日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在血液中循环的血小板会吸收肿瘤细胞释放的DNA片段,从而成为液体活检的重要DNA库。
2025-08-21 09:48
在地球的深海热泉、湿地,或者动物肠道和沉积物等环境中,生活着一群“无氧居民”——厌氧微生物。
2025-08-21 09:46
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稳定增长,煤炭进口同比下降,煤炭供给比较充足。
2025-08-21 09:42
当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维修服务技能人才培养,导致了技能人才短缺问题。
2025-08-21 09:41
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张伟团队联合德国、美国等国科研人员,首创室温催化转化技术,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2025-08-20 09:47
南京大学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在82光年外的唧筒座天区发现了一个极其罕见的两级四星系统,这是相互环绕的一对超冷褐矮星与一对年轻红矮星。
2025-08-20 09:44
走过70多年,沈阳机床矢志攻关高端机床,其突围历程给人不少启示。
2025-08-20 09:39
2016年,四处“求医问药”的马朝东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专家团队手中接过“药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带病滁菊植株进行离体脱毒与再生。
2025-08-20 09:34
西湖大学工学院姜汉卿实验室研发的新一代软体机器人,首次让昆虫尺度的软体机器人在复杂户外环境中实现完全自主运动。
2025-08-20 09:32
科学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全碳分子——环[48]碳(C48)。
2025-08-19 09:46
青岛科技大学教授刘凯团队开发出首个N型热电弹性体,即“热电橡胶”,为柔性电子学和可穿戴设备的能源采集技术提供了新方案。
2025-08-19 09:44
作为全球最具危害性的恶性入侵杂草之一,薇甘菊以惊人的繁殖速度和强大的环境适应性,严重破坏了亚洲、太平洋地区及中国华南地区的生态。
2025-08-19 09:43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产销量、充电桩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2025-08-19 09:41
记者从国家数据局获悉:中文数据在国内大模型的训练性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08-19 09:35
大约4亿年前,脊椎动物的活动范围仅限于海洋,鱼类尚未进化出适应陆地行走的四肢。”  2016年,Szrek和同事曾报告在圣十字山脉发现类似化石,他们认为这些痕迹属于一种正在捕食的古代肺鱼。
2025-08-18 10:28
8月15日,在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期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主席王金南代表学术界发布了“生态文明领域20项重大科技成果”。海上风电安全高效开发成套技术和装备及产业化应用于我国70%以上海上风电项目,大力推动我国海上风电技术和产业从“跟跑”到“领跑”。
2025-08-18 10:28
研究人员指出,决定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因素,是电池的正负极能够容纳多少锂离子,目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高的主要症结就在于此。“这足以证明离域电解液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特别是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方面的优越性。
2025-08-18 10:26
一张植被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植物群落的状况,是做好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个基础。3.7万多个野外调查样点支撑的新图,为青藏高原变暖、变湿的趋势提供植被地理学证据,进一步夯实了保护和发展的根基。
2025-08-18 10:25
从“暴雨引发山体滑坡”的伪造视频到“核电站泄漏”的AI生成新闻稿,“AI谣言”表现形式多样,让不少群众一度信以为真。某科技论坛上,一名网友上传教程:用开源AI模型,输入“生成一张某市发生恐袭的图片”,30秒即可获得以假乱真的画面。
2025-08-18 10:24
加载更多